水仙花的名字来历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传说来源
尧帝的两个女儿:相传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帝,舜帝南巡驾崩后,她们双双殉情于湘江,化为江边的水仙花,因此水仙花有了“凌波仙子”的雅称,象征着纯洁与坚贞的爱情。
希腊神话:水仙花也被认为是希腊神话中自恋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的化身。他因眷恋自己的水中倒影而抑郁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水仙花的拉丁学名即是这个少年神灵的名字。
历史命名
五代时期:“水仙”之名在五代时期出现,同时还有金盏银台、天葱、雅蒜等名称,但最终“水仙”成为正式的、通用的名称。
六朝时期:因鳞茎颇像洋葱、大蒜,六朝时称“雅蒜”。
宋代:称“天葱”。
引进历史
唐代:水仙花是在唐代从意大利引进的,属于法国多花水仙的变种,在中国已经栽培了千年以上。
其他传说
小村庄的故事:古代一个小村庄中,一对姓姚的夫妇的女儿因拒绝土豪的强占而投河自尽,上天可怜她的贞烈,将她魂魄化为水仙花。
屈原的形象:水仙花的名称也可能来源于屈原行吟泽畔的形象,与希腊传说中纳西塞斯这一水边自恋的神灵相似,遂以水仙这一楚国故里对屈原的乡土称呼来替代这一西洋的神异命名。
综合以上信息,水仙花的名字来历主要与其传说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其中,尧帝两个女儿化为水仙花的传说和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的传说是最为广泛传播的两个版本。此外,水仙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命名也反映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