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时候的名称有多个,主要包括 会稽、 山阴和 越州。具体如下:
会稽:
绍兴最早被称为会稽,这个名称源于大禹治水后在此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此山,因此得名“会稽”。
山阴: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26县,在今浙江境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辖15县。
越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会稽郡为吴州,治会稽(今绍兴)。大业元年(605年),改吴州为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辖会稽、句章、剡、诸暨。
绍兴: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赵构逃至越州(当时称越州),取“绍万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于翌年改元绍兴,并仿唐德宗幸梁州故事,于绍兴元年(1131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绍兴古时候的名称依次是会稽、山阴、越州,最终定为绍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