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在古代有多个名称,主要包括 涪城和 绵州。
涪城:
绵阳最早被称为涪城,这一名称始于汉高祖刘邦设立的涪县。涪县在东汉末年时已设立近四百年,地理位置上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北角,是蜀中面朝北边的门户,对成都政权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防御和进取意义。
绵州:
到了隋开皇五年(585年),因境内有绵水(又名绵远河),涪县被改为绵州。绵州在民国2年(1913年)被裁撤,以州治设县,因县城位于绵山之南,取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最终定名为绵阳。
因此,绵阳在古代的名称主要是涪城和绵州,这两个名称分别代表了绵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地位和地理位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