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谓好学也。”
《诗经·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周易·谦》
地中有山,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尚书·大禹谟》
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宣公十五年》
骄兵必败,谦兵必胜。
《史记·魏公子列传》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晋书·宣帝纪》
谦虚可以受益,骄傲自满则招致失败。
《颜氏家训·勉学》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古文都表达了谦虚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