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古代有多个名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古称及其历史背景:
番禺: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郡,任嚣为南海尉,并在此筑番禺城,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之始。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
楚庭: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广州地区已有“百越人”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人来往,“楚庭”便是当地百姓用来纪念这种友谊的说法,也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交州:
东汉时期,南海郡属交州管辖。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大帝孙权以合浦(今广西合浦)为界建立交、广二州,南为交州,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
广州:
隋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原广州刺史部改为广州道,自此,“广州”这一名称正式成为这一地区的官方称谓,并沿用至今。
广州都督府:
唐朝时期,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
广州刺史府:
五代十国时期,广州改为“广州刺史府”。
广南东路 和 广南西路:
宋朝时期,广州被称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简称“广东”“广西”,这也是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称的由来。
广州府:
明清时期,广州称为“广州府”,并加入了南海、番禺等县,形成了今天的广州市。
综上所述,广州在古代的主要名称包括番禺、楚庭、交州和广州。其中,番禺是广州建城之始,楚庭是广州最早的名字,交州是广州在东汉时期的名称,而广州则是隋朝以后正式的官方称谓,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