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学名为Ficus microcarpa,别名包括 万年青、细叶榕、榕树须等。它是一种桑科榕属的常绿大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榕树以其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形成“支柱根”,使得榕树能够从潮湿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因此有“独木成林”的美誉。
榕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吉祥、荫庇和长寿的寓意,古人认为榕树能带来荫凉,保护其下的生灵,因此取名榕,寓意孩子将如同榕树一样,能给家庭带来安宁与庇护。此外,榕树还是福建省的省树、福州(榕城)的市树。
榕树的果实扁圆形,生于叶腋,果径不到1厘米,可以食用。榕树的生长时间较长,成活率高,因此被人们称为“不死树”。榕树的种植时间一般在4到5月份。
综上所述,榕树是一种具有多种别称的常绿大乔木,以其独特的树形和强大的生命力而著称,在文化上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