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也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他的一生中,获得了多个称号,具体如下:
魏武帝:
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魏王: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进爵为魏王。
魏公: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被封魏公。
曹丞相: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进位丞相。
太祖:
在《武帝纪》中,曹操在升任司空之前均称“太祖”。
公:
在《武帝纪》中,曹操在升任魏王之前均称“曹公”。
王:
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进爵魏王后,改称“王”。
奸雄:
曹操被后人称为奸雄、枭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是《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
阿瞒:
曹操的小字。
这些称号反映了曹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和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