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在古代有多种称呼,主要包括:
石门:
石家庄原为获鹿县留营乡的一个小村,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碑记时已有石家庄村名。清康熙二十年(1688年)废除卫所军屯制后,石家庄村成为隶属真定府(雍正时改称正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1925年,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批准设立石门市。
常山:
历史上,石家庄与北京、保定并称为“北方三雄镇”,三国中的赵子龙就是石家庄人,人称“常山赵子龙”。
真定:
石家庄的正定县是过去的政治中心城市,历朝历代,正定古代名叫恒山、常山、真定。唐代,正定是著名番镇成德军的首府;宋金朝时期,正定是河北西路的首府;元朝时期,正定是燕南道的首府。
获鹿:
石家庄原为获鹿县留营乡的一个小村,直到清代晚期还是获鹿县(今鹿泉区)下的一个小村庄。
综上所述,石家庄在古代的主要称呼有石门、常山、真定和获鹿等。其中,“石门”是石家庄市的旧称,而“真定”则是其历史上的政治中心名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