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住的宫殿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但通常被称为 后宫。后宫是皇帝的多位妃子以及皇后等皇室成员的居住地。在宫廷制度中,不同的宫殿有不同的区域和等级,每个妃子或皇后都有自己独立的居所。
具体到某些宫殿,例如:
钟粹宫: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阳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钟粹宫,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
景仁宫、 翊坤宫、 延禧宫、 咸福宫、 碎玉轩、 长春宫、 延庆殿、 春禧殿、 启祥宫、 储秀宫等,这些都是在电视剧《甄嬛传》中出现的妃子们住的宫殿名称。
坤宁宫: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清朝按满族的习俗,将其改为祭神的场所,把东暧阁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
承乾宫: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
永和宫:一直为妃嫔所居。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宫殿名称,如 永轩宫、 清宁宫、 兴庆宫、 萦华宫、 月歆宫、 晴月宫、 水纤宫、 易宛宫、 水华宫、 纤索宫、 黎景宫、 荣熙宫、 如萱宫、 绮梦宫、 惜颖宫、 毓舒宫、 紫水宫、 纤颖宫、 水絮宫等,这些也是妃子可能居住的宫殿。
综上所述,古代妃子住的宫殿名称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宫殿和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但通常统称为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