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旧称满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名称来源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因以红缨为传统帽饰,故又有红缨满洲之称。
满洲原为女真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17世纪满洲逐渐成为编入八旗的女真部落的共同名称。
“满洲”这个名称来源于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的祖先李满住的名字谐音,也有说法是“曼殊”的转音,意为“妙吉祥”。
历史背景
满族的先世长期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并以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作为自己民族的名称。
17世纪,满洲逐渐成为编入八旗的女真部落的共同名称,后经过清朝的建立和发展,满族成为统治民族。
地理与民族意义
在地理意义上,“满洲”主要指清朝时使用,涵盖今天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以及内蒙古和河北东北部地区。
在民族上,“满洲”作为民族称呼,旧指满洲族(即“旗人”),辛亥革命以后称为满族。
综上所述,满族,旧称满洲族,其名称来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历史、地理和文化等。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具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