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梵语为 guna,藏语为 yon-tan,其含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功能福德:
功德亦名福德,指的是通过行善所获得的果报。其中,“功”代表功能或功劳,“德”代表恩德或道德。
善行与善心:
功德也可以理解为善行和善心的结合,修持善行可以积累功德,而善心则是修持功德的基础。
修持与得:
功德的获得需要通过修持,即通过善行和善心的实践来体现。修持的功德称为修德,而修德所得的果报则称为功德。
内心求:
真正的功德来源于内心的慈悲与智慧,修行人应努力追求内心的功德,而非外在的物质利益。
阴阳德:
功德还可以分为阴德和阳德两种。阳德是现世可见的善举,其报亦在今生;阴德则是暗中行善,不为人知,可以积久而福报更大。
多种称谓:
功德还有许多其他的称谓,如“功德海”、“功德宝”、“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这些称谓都体现了功德的深广和珍贵。
综上所述,功德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指通过善行和善心所积累的道德和福报,也可以理解为功能福德,并且有阴阳德之分。在佛教中,功德是修行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修持善行和善心,可以获得内心的慈悲与智慧,从而积累功德,最终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境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