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传说与历史结合
青阳旧名青,是个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北宋淳化年间(990-994),从北方迁来的葛氏在芙蓉湖边垦殖,流民便来聚居,青阳集市形成,当时称“江阴军下草市”。关于青阳的命名,当地自有一种传说,叫“先有道成墩,后有青阳镇”。
还有一种说法是青阳地名是由旌阳音演变而来。
地理位置
青阳县系唐天宝元年(742年),分泾、南陵、秋浦(今贵池市)3个县地新置。县名据《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均说以青阳县治“在青山之阳为名”。
《太平寰宇记》也说唐置县,以治“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
文化与象征
青阳在宋代已建青旸乡,“宋初称下草市,北宋易名青旸”。
青阳坊间世代流传一句话叫“先有道成墩,慢有青旸镇”。
许逊预判大厦将倾,悲叹之余挂冠重回道门,先是率弟子在太湖流域一带传道布教,后来相中青阳西郊一方风水钟灵的高地,遂大兴土木,上建“旌阳寺”安居下来。晋后,青阳地名一度称作“旌阳里”,迄今仍有青阳乡老沿袭旧称。
自然与气候
青阳是古人创造的对春季的别称。春阳即指春天,《尔雅·释天》中提到:“春为青阳。”郭璞对此注解:“气青而温阳。”。
综合以上说法,青阳这个名字的由来可能与历史传说、地理位置、文化象征以及自然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命名原因可能需要结合更多的历史文献和当地传说来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