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又称 破草、今草,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字体,具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的特点。它起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类,在书写过程中要遵循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的章法原则。
章草:
是早期草书的一种,字字独立,笔画简略,保留了隶书的一些特点。相传章草是汉元帝时的黄门令史游所创,流传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
今草:
笔画连绵,部件符号化,书写更为便捷,由张芝等人发展而成。通常所说的草书就是指“今草”。
狂草:
唐代中期张旭、怀素等人将今草写得更为放纵奇诡,笔走龙蛇,被称为狂草。
草书的代表书法家包括东汉末年的张芝、唐代的张旭和怀素等。张芝被誉为“草圣”,他的书法精妙绝伦,人称“一笔书”。张旭和怀素则分别代表了狂草的不同风格,张旭被称为“草圣”,怀素则以《自叙帖》等作品闻名于世。
草书的学习通常建议先从学章草入手,掌握其中规律,然后再学习今草和狂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草书的特点和技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