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名称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地理位置、学校特色等因素来命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称呼:
庠序:
殷商时代人们上学的地方叫“庠”,周代称为“序”,后来一直作为学校的代称。
左学:
相传殷代的小学,西周为国学之一种,有楹东、楹西之分。
辟雍:
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东汉以后历代皆有辟雍。
塾:
规模较小的学校,较“庠”低一个等级。
泮宫:
古代学校的名称。
成均:
远古尧舜时的学校。
太学:
封建时代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设立。
国子监:
汉魏时代设立的太学,西晋改为“国子学”,隋朝改为“国子监”。
书院:
私人设立的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机构。
学堂:
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
此外,现代学校的名称应当体现学校所在行政区域、办学层次、办学类别,并冠以学校字号。学校一律称“专修学院”,不称“培训学院”、“进修学院”、“大学”。未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名称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际”、“国家”等字样;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不得冠以“山东”、“齐鲁”和“省”等字样。
建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选择合适的名称,以便更好地传达学校的定位和愿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