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垢,俗称 “水锈”、“水碱”,是指硬水(如自来水、矿泉水等)在煮沸后,所含的矿物质(如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等)逐渐附着在容器内(如锅、壶、加湿器等)形成的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物质。水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源于水中的钙、镁离子及其他重金属离子的存在。这些离子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质并析出,随着水分的蒸发和浓缩,这些析出物逐渐积累,形成固体沉淀,附着在金属受热面上,即我们所说的水垢。
水垢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和氯化镁等。这些成分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碳酸钙和碳酸镁,即石灰石和白云石。水垢的导热能力很差,如果锅炉内形成的水垢过厚,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锅炉爆管等事故。
水垢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水垢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铅、砷、汞、镉和铁等,长期摄入可能引起人体重金属中毒,导致器官癌变。此外,水垢还会影响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增加胃炎和结石的发病率。因此,定期清理水垢对于保持水质和人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