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的三句话可以总结如下: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当下的行为,观察他行为背后的动机,洞察他内心真正安于什么。在教育学生时,孔子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观察,来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讲的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闻斯行诸?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这段对话中,孔子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对于性格较为急躁、容易冲动的子路,孔子告诫他要考虑到家庭的责任和尊重长辈;而对于较为犹豫不决、缺乏行动力的冉有,孔子则鼓励他听到正确的事情就要立即行动。
这些方法都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施以相应的教育。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