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以下是关于这个成语的概括:
刘秀的故事
刘秀在行军作战的紧张时期,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认真读书学习。
吕蒙的故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平时不爱读书,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发奋学习。
吕蒙通过学习《左传》《孙子》《史记》《六韬》等书籍,提升了自身的军事才能,最终成为吴国赫赫有名的主将。
成语的含义
“手不释卷”比喻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形容人持续不断地学习。
成语的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自叙》。
成语的启示
一个人的成才,除了环境、机遇和天赋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通过这些故事和概括,我们可以看到“手不释卷”不仅是一个形容勤奋学习的成语,还蕴含着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