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书本不离手。这个成语通过描述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广泛涉猎书籍,最终受益匪浅,用兵更高明的故事,传递了坚持不懈、努力学习的精神。
具体来说,吕蒙原本作战勇猛,但缺乏知识文化。孙权劝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从此勤勉自学,最终成为用兵如神的将领。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学习,持续勤奋努力的态度。
例如,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备考期间日夜苦读的学生,或者在战争或忙碌的工作中仍然坚持学习的成年人。这个成语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追求知识,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要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和执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