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糯米包有以下几种名称:
海南粽子:
这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小吃,属于端午节食俗。海南粽子与大陆的粽子不同,由柊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左右,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海南粽子有定安黑猪肉粽、儋州洛基粽子、澄迈瑞溪粽子等。
定安黑猪肉粽:
这是海南三大名粽之一,主要原料是海南柊叶、糯米、咸蛋黄、猪肉。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需要蒸煮十个小时左右。
儋州洛基粽:
也称为“那大粽”,是海南三大名粽之一。基本原料是海南柊叶、糯米、咸蛋黄、猪肉,特色是在粽子内额外添加了咸鱼肉。
澄迈瑞溪粽:
用料讲究,选用的粽叶是从海南岛海拔最高的五指山上采来的,猪肉是从屯昌运来的黑猪肉,鸭蛋则产自在澄迈九龙溪放养的鸭子。包好的粽子,经过长达12个小时的大火蒸煮。
万宁和乐粽:
所用的糯米产在咸淡水交界处,略带天然咸味。糯米用蒜头、香油搅拌,加入农家猪肉制作而成。有些和乐粽的内馅还会加入和乐蟹。
这些糯米包各具特色,既有传统的咸蛋黄、猪肉,也有独特的咸鱼肉等配料,是海南地区端午节期间不可或缺的美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