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这个称谓在中国古代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古代官职
先秦时期:大夫是国君之下的卿、大夫、士三级官职之一,具有较高的地位,并且世袭拥有封地。
秦汉以后: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
医生称呼
宋朝:由于医事制度的发展,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大夫这个官名在医疗行政领域得以延续,成为医生的尊称。
后世:人们通常将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大夫”,而不叫郎中。
因此,“大夫”既是一个古代的官职名称,也用来尊称医生。在宋代及以后,大夫主要作为医生的称呼,而在先秦时期则是一个高级官职。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