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子:
代表北方至阴寒水之位,也是一阳肇生之始,象征阴极阳生。子月是农历十一月,代表生命的种子、孩子或胎儿。子时是三更半夜最黑暗的时候,代表黑暗和暗无天日。
丑:
代表阴气尚存,万物结纽而未伸张的时期,对应农历十二月。丑属阴,意为助,象征十二月终始之际,万物依旧蜷屈在地下。
寅:
代表正月,阳上阴下,是万物开始生长的时期。寅又为演、为津,象征万物发展变化的渠道。寅也代表着山,推广发挥,不断变化,表现等意象。
卯:
代表日升之时,象征二月阳气盛而万物孳茂,有万物茂盛生长之意。
辰:
代表阳气过半的三月之时,万物都震而生长,欣欣向荣。辰也代表震动、震惊、震荡等意象,表示威严、威势。
巳:
代表四月,阳气旺盛而阴气全无之时,从子开始到巳为止,都是阳的位置,阳气到巳达到极限。巳的又一个意思是“起”,表示万物毕尽而起。
午:
代表阳气尚未屈服,而阴气开始孕育,并成为主角的时候。午的又一个意思就是长、就是大。万物到了五月,全都丰满而长大了。
未:
代表六月,木已种成而生长到一年的极致。
申:
代表七月,象征秋季的来临,万物开始收敛。
酉:
代表日落的时候,象征八月,又为秋,秋缩收敛的意思。酉既然表示太阳下山那么就是黄昏的时候,是光明之末,黑夜之前,天快黑了。酉还代表酒,因为“酉”加上三点水就是“酒”字。
戌:
代表八月,象征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万物开始闭藏。
亥:
代表九月,象征冬季,万物闭藏,准备进入休眠状态。
这些地支不仅用于表示时间,还与中国的十二生肖紧密相关,每个地支都对应着特定的年份和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