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古人取名字公子什么什么

59

古人在取名时,有时会使用“公子”作为对某人的尊称,尤其是在提及诸侯之子或有权势地位的人时。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

扶苏姓赢,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规矩,当时的男性不能直接称呼他姓氏,也不能直接称呼他名字,需要加上他的身份,因此史书里的记载通常是“公子纠”、“魏王豹”等等,公子扶苏也就如此得来了。

信陵君魏无忌

金庸《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名字叫做张无忌,实际上这也是借用的古人之名,即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

郑国公子

郑文公的儿子有郑灵公(名夷)、郑襄公(名坚)、公子去疾(字子良)、公子喜(字子罕)、公子騑(字子驷)、公子发(字子国)、公子嘉(字子孔)、公子偃(字子游)、公子舒(字子印)、公子丰、公子羽、公子然、公子志等。

其他诸侯之子

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仪礼·丧服》中提到:“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郑玄注:“公子,君之庶子也。”。

尊称有权势地位的人

《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综上所述,古人在取名时,有时会使用“公子”作为对某人的尊称,尤其是在提及诸侯之子或有权势地位的人时。这种称呼不仅体现了对对方身份的尊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