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早期历史中被称为 倭国或 倭奴国。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日本被称为“倭国”或“倭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逐渐开始使用本国的名称“日本”(Nihon)或“日本国”(Nihonkoku)。
具体来说,日本最早被称为“倭”或“倭国”,这个名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广泛使用。例如,《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此外,日本文献中也沿用此名称以自称,如圣德太子撰《法华经义疏》,署名即为“大倭国上宫太子”。
到了7世纪中后期,日本国内汉学发达,日本人开始觉得“倭”字有“顺从”之意,用于国名有伤体面,于是厌弃旧称,改称“日本”。《新唐书·日本传》说:“日本,古倭奴也。”这表明“日本”国名始于7世纪中后期。
此外,日本还被称为“东瀛”或“扶桑”。其中,“东瀛”一词源于中国,意为东方的海洋国家。“扶桑”则据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太阳树”,是神赐予大地的礼物。
综上所述,日本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倭国”、“倭奴国”、“日本”和“东瀛”等名称。其中,“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并一直沿用至今。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