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县,陕西省宝鸡市东部的一个县,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这个名称源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当时在武功长宁镇设立了扶风县,而现在的县址则是古湋川县的所在地。扶风最初是一个官职名称,后来演变成了地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在关中中部地区设立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员,其中右扶风便是扶风县的前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扶风县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行政区划调整。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扶风县被撤销,但在贞观八年(634年)又改湋川县为扶风县。到了五代后梁、唐、晋、汉、周时期,扶风县的设置一直未变,归凤翔府管辖。北宋时期,县置未变。然而,到了南宋初年(1127年),由于金人统治北方,扶风县被更名为扶兴县。
扶风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是一个文化丰富的地区。它被誉为“周礼之乡”和“青铜器之乡”,同时也是法门文化景区的所在地。此外,扶风县还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