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的名字由来有多种说法,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几个主要版本:
官方解释
绵山之南:绵阳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
历史沿革:自汉高祖二年(前201年)西汉设置涪县以来,绵阳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州郡治所。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升绵州为直隶州,领县增多,辖区扩大。1913年改绵州为绵阳县,取“绵山南面之城”意。
其他说法
民国二年命名:2000年新版《绵阳市志》载,“绵阳因地处绵山之南,民国二年(1913)依照‘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义,命名为绵阳”。但此说法存在争议,因为绵阳的得名另有渊源。
绵州:绵阳前身为绵州,绵州之“绵”指绵水,绵阳河边的绵阳镇为何能够成为绵州的代称。
综合以上信息,绵阳的名字主要来源于其地理位置,即城址位于绵山之南,因此得名“绵阳”。同时,绵阳的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变化也对其名字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