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因沁河贯穿县域南北而得名。沁水之名最早源于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当时改永宁县为沁水县。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自北而南流经安泽县、沁水县、阳城县、晋城市郊区,最终切穿太行山进入河南省。
沁水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夏商两代属冀州,为“王畿”之地。周为原国,周武王封弟文王十六子于原,是为原国。春秋时期属晋,战国时期属韩。北魏时,在今县城西分设东永安县,北齐时改为永宁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端氏县治迁今县城东端氏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永宁县改称沁水县,县治迁今县城。
沁水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自然资源丰富,矿藏以煤、铁为主。1998年底,全县人口约为21万。沁水县在历史上曾经是文化名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如清代的沁县城、唐代的沁县书院等。
沁水县的名字来源于沁河,河水清澈见底,寓意胸襟开阔、富有动力,也寓意为人正直、天生聪明,不惧困苦,必成就一番事业。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