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其名字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大禹治水时期:
相传大禹治水期间,有一位得力助手名叫胥,他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尊称为“水平王”。大禹将这片地封给了胥,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姑胥。由于“姑”是当地的语气助词,无意义,后因胥和苏同音,所以改姑胥为姑苏。
吴国都城:
苏州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都城,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在此筑城建都,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吴国的都城被称为“姑胥”,后来简化为“姑苏”。
语言习惯:
在吴语中,“胥”和“苏”两字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
诗歌流传: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使得“姑苏”的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综上所述,姑苏是苏州的别称,其名字来源于大禹治水时期的得力助手胥,以及苏州作为吴国都城的历史背景。同时,吴语中的发音习惯和唐代诗歌的传播也使得“姑苏”这一名字广为流传。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