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官窑叫什么名字

59

官窑是 南宋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官窑有南北之分,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窑烧造,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

官窑的主要特征

胎体: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呈深黑褐色,后称“紫口铁足”。

釉色: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温润如玉。釉面多层反复细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纹理布局规则有致,造型庄重大方。

开片: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南宋官窑瓷器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官窑的窑口

北宋官窑:窑址在河南开封,具体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南宋官窑

修内司窑:位于浙江杭州凤凰山脚下。

郊坛下官窑: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

官窑的影响

官窑瓷器在宋代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釉色和开片纹理使其成为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珍品。官窑的烧制技术和艺术水平对后世瓷器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

官窑是南宋时期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主要窑口包括修内司窑和郊坛下官窑。官窑以其独特的胎体、釉色和开片纹理著称于世,对后世瓷器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