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拥有多个古城名字,其中包括:
慎城:
慎城遗址位于颍上县城西北20余公里,又称“北古城”或“西古城”。该城内外两城,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内城址位于今汤圩村后,略呈正方形,土城垣高出地面约3~4米,顶宽5~6米。系夯土筑城,原有4门,东西两面已无痕迹,南北为5~6米的缺口,中为通道,有下水道和古井。慎城不仅是政治、军事的重要城邑,而且商业、邮政、水上交通都相当发达繁荣。1983年,经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古城:
古城孜遗址位于口孜镇康桥行政村古城孜自然村东侧,当地群众称此处为西古城。城址呈边长为250米的正方形,城垣范围清晰可辨,原东、南、西、北护城河址现有浅沟。城址内皆为耕地,曾在原北城墙处挖出很多砖。从南城门向南的地面下原有长30米、宽3米的拱行通道,均为砖砌。相传此处为春秋时代的古城址。
西古城:
与东古城相对,位于颍上县江口镇北,习惯称其为东古城。
高河沿: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把县治改建于县北6公里之旧县城,即今十二里店东边,俗名“高河沿”。
颍州:
颍州是座历史文化古城,系欧苏旧治,淮泗名区。据史志载,城即胡子国,周康王时始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北宋时为土城,北临汝水(今泉河),南至铁龙桥(鼓楼南侧),东西至现存的残城墙。北宋时,颍州城面积0.75平方千米,即现今之北城。明初筑砖城,城墙高一丈八尺,开四门:北门“承恩”、东门“达淮”、西门“通汴”、南门“镇颍楼”(即今之鼓楼旧址)。
这些古城名字不仅反映了颍上县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该县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