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的名字起源有多种说法,以下是几种较为可信的解释:
仲傀说
有学者猜测,“钟馗”之名源于商汤时期名叫“仲傀”的巫师。传说仲傀最擅长使用巫术在祭坛上祈雨,他主持的祈雨仪式非常灵验,所以人们用“仲傀”代指巫师这个职务。由于仲傀和钟馗在发音上相似,导致在流传的过程中被错记为钟馗。
终葵说
“终葵说”认为钟馗原始形态是“物”,原型为“椎”。《左传·定公四年》中提到商朝遗民七族中,有“终葵氏”,终葵即“椎”的分解音,终葵氏即以椎驱鬼之氏族也。后世遂以“终葵”为辟邪之意,逐渐演变为“钟葵”、“钟馗”。
傩祭方相氏说
在傩祭中,方相氏是负责驱鬼的神祇,钟馗的形象可能是从方相氏演变而来。傩祭中的面具形象在商周时期已经存在,钟馗的名字可能源自那时一位著名的巫师。
进士说
相传钟馗是唐武德年间的一位进士,因相貌不佳未能录取,羞愤撞死在皇殿上。死后他成为阴间鬼王,负责捕捉那些跑出阴间捣乱的小鬼。
道教神祇说
钟馗也被视为中国道教的神祇,称为翊圣雷霆驱魔辟邪镇宅赐福帝君,简称“镇宅真君”、“驱魔真君”、“驱魔帝君”。
综合以上几种说法,钟馗的名字可能源自商汤时期的巫师仲傀,或者与驱鬼法器“终葵”有关,也有可能是从傩祭中的方相氏演变而来。此外,钟馗还被视为道教的神祇,并有着进士的身份。这些说法各有依据,但具体起源仍存在争议。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