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子,学名为 Muntiacus,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麂属,是一种中小型哺乳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北非的森林、草原和山地等环境中。麂子外形纤瘦,体长一般在80至130厘米之间,肩高约50至80厘米,体重在15至45千克左右。麂子的毛色变化较大,常见的颜色有淡棕色、灰褐色和黑褐色等。
在中国,麂子有多个种类,包括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黑麂数量较少,分布区狭窄,已列为国际濒危动物。黑麂的体长为100至110厘米,肩高约60厘米,体重21至26千克,其冬毛上体为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巴较长,背面黑色,尾腹及尾侧毛色纯白。
麂子因其天性胆小,容易受到惊吓,因此被称为“黄惊”。它们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麂子的角通常较短,不分杈或仅分一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麂子被毛较其他鹿科动物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