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在古代有多个名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古称:
湘楚:
这是湖南最早的称呼,据《山海经·中山次十二经》记载:“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这里提到的“潇湘”是湘水和沅水的合称,而“湘楚”则是洞庭湖以南和漓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的总称。
潇湘:
这个词源于汉代,最初是指湘水,后来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古人常用“潇湘”来形容洞庭湖和其周围的地区。
三湘:
这是“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与发源于九疑山的潇水汇合后向北奔流,这一段为湘水中游,称“潇湘”;潇湘二水滚滚流到衡阳,与蒸水合流,为湘水的下游,称“蒸湘”;蒸水与湘水在衡阳汇合后,向北流去,称为“沅湘”。
湖湘:
湖湘本指的是洞庭湖和湘江两地,由于这两处大部都在今湖南省内,因此今天又往往用湖湘来指代湖南。
蜀南 、 巴南、 夷南、 交趾:
这些名称与古代政治、历史和地理发展有关。蜀南指的是古蜀国在南方的领地,巴南则是指巴蜀地区,夷南则是指南方的夷部,交趾则是指越南的疆域。
湘州、 湖南路:
在历史上,湖南的名称也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如唐代的湘州、宋代的湖南路等。
综合来看,湖南在古代有多个名称,其中“湘楚”、“潇湘”和“三湘”是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古称。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