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多种文学流派和风格。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
表现主义
弗朗茨·卡夫卡:长篇小说《审判》(1925)、《城堡》(1926)、《美国》(1927),中短篇小说集《变形记》(1915)、《在流放地》(1919)、《乡村医生》(1920)、《饥饿艺术家》(1924)。
意识流
马塞尔·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全书共七大卷,以叙述者“我”为主体,融合了对社会生活和内心经历的描写。
现实主义
D·H·劳伦斯:长篇小说《虹》(1915)、《儿子与情人》(1910-1911)、《恋爱中的妇女》(1920)、《迷途的少女》(1920)。
约翰·高尔斯华绥:三部曲《福尔赛世家》(1906-1922),通过描写福尔赛家族的兴衰史反映19世纪80年代中期。
乔治·奥威尔:反乌托邦小说《1984》(1949)。
现代主义
詹姆斯·乔伊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1922)。
弗吉尼亚·伍尔夫:长篇小说《到灯塔去》(1927)。
马塞尔·普鲁斯特:除了《追忆似水年华》,还有《追忆逝水年华》。
弗朗茨·卡夫卡:除了《变形记》,还有《审判》、《城堡》等。
托马斯·曼:长篇小说《魔山》(1924)。
后现代主义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
库尔特·冯内古特:科幻小说《第五号屠场》(1969)。
苏联文学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1914)、《在人间》(1914-1915)、《我的大学》(1923),剧作《底层》(1902)。
肖洛霍夫: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1928-1940)。
奥斯特洛夫斯基: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2-1934)。
帕斯捷尔纳克:小说《日瓦戈医生》(1957)。
法国文学
罗曼·罗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
马塞尔·普鲁斯特:除了《追忆似水年华》,还有《追忆逝水年华》。
阿尔贝·加缪:小说《局外人》(1942)。
英国文学
乔治·奥威尔:反乌托邦小说《1984》(1949)。
D·H·劳伦斯:除了《虹》,还有《儿子与情人》等。
劳伦斯·斯特恩:小说《项狄传》(1759-1767)。
美国文学
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1903)。
德莱塞: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
辛克莱·刘易斯:小说《巴比特》(1922)。
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1952)。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们反映了20世纪欧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现了各种文学流派和风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