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厦大校训有多少典故?

59

厦门大学的校训是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这一校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自强不息”

典故来源:出自《周易·乾》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义:意指自觉地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永不懈怠。这一词语强调了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的精神。

历史背景:在1921年厦门大学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邓萃英提出“自强不息”为校训,并在1921年4月6日的开学典礼上,场内讲坛上方用鲜花结成“厦门大学开幕纪念”八个大字,下悬校训“自强不息”四个大字。

“止于至善”

典故来源:出自《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义:意指通过不懈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这一词语强调了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

历史背景: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先生提出将“止于至善”写入校训,并解释说:“‘止于至善’为本大学进行之目标,亦即本校之校训”。

综上所述,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包含了两个典故,分别来源于《周易》和《大学》,这两个典故共同构成了厦门大学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