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的诗句中经常借物喻人,以下是几个例子:
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原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译文:春天里的兰花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分析:这里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状态,象征了君子的高雅气质和清雅风范。
宋代白玉蟾《
原文:庭垂竹叶因思酒,室有兰花不炷香。
译文:庭院里竹叶垂落着是因为在思念酒,房间里有兰花不需要再烧香。
分析:通过兰花的存在,表达了主人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分析: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提到兰花,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的“草色”可以联想到兰花,表达了主人高洁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元代余同麓《咏兰》
原文: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分析:通过描绘孤兰在幽园中独自生长,象征了高洁、独立的人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明代刘伯温《幽兰花》
原文: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分析:通过赞美幽兰的独立和高洁,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兰花的生长状态、香气和气质,象征了君子的高雅、清雅、坚韧和独立,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