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墨纸砚描绘山水诗乡梦,多彩宣城争创“中国书法城”。
阐释书法精神,传承文化精髓。
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
点到为止,一字千金。
读诗千首,挥毫万字。
富有生机就是美。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展示美。
翰墨怡且乐,书法寿而康。
弘扬传统,书写卓越。
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演绎书法神奇魅力。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朱文长《续书断》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字无百日功。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
龙蛇竞走、磨穿铁砚。
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31.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32.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33.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34. 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35. 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