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是 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出生于山东东平县(今山东东平县),祖籍山西太原府。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以及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在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与“倡优”、“妓艺”为伍,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的籍贯有山西太原、山东东原和浙江杭州等多种说法,但近年来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及个人使用的印章,故基本可以确定其籍贯为太原府祁县。
罗贯中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显著,他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被翻译成十多个国家的文字,风行全世界。除小说创作外,他还创作了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期间,曾受到施耐庵的影响,并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耐庵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
罗贯中在创作完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他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洪武十三年左右从杭州来到了福建,但这一目的未能实现。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写过乐府隐语和戏曲,但以小说成就为主。关于他的小说,《西湖游览志馀》称他“编撰小说数十种”,又相传他写过《十七史演义》。今存署名罗贯中的作品,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