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十七》 - 晋·陶渊明内容: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解释:这首诗通过描绘幽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兰花》 - 唐·李白内容: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解释:李白以孤兰自喻,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孤独的情感。
《感遇十二首(其一)》 - 唐·张九龄内容: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解释:张九龄以兰叶和桂华比喻君子,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
《孔子家语·六本》 - 孔子内容:
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解释:孔子用兰花的品质来比喻人的品格,赞美其高洁不屈。
《咏兰诗》 - 张学良内容: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解释:张学良通过这首诗赞美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和君子之风。
《兰花》 - 明·刘伯温内容: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解释:刘伯温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兰花的热爱,赞美其高洁独立。
这些诗词都以兰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君子之风的向往和赞美。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