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关于对联的基本常识?

59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等,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对仗文学形式。它起源于汉朝,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基本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

对联是由两句意义相对、形式相近的对仗语组成的,通常用于祝贺、庆祝或表达思想感情。

分类

对联的种类繁多,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基本句式

对联的基本句式来自骈文和律诗,但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只有在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

特点

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平仄相合: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词性相对: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内容相关: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形式

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创作与欣赏

对联创作需要严格遵守韵律和语言规范,同时注重意境和表达效果。欣赏对联需要注重对联的整体性和意境感受,同时需要注意对联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贴法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禁忌

合掌:上下联内容重复或意义相同。

重字:上下联中同一字重复出现。

失对欠平衡:结构、词性等应该对应的地方没有对应上。

失替:同一联中平仄应交替出现,否则为失替。

乱脚: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或都是平声。

孤平:平脚句中除最后一个字外,其它都是仄韵。

三平尾:尾部连三平声。

上重下边轻:上联内容重于下联。

通过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可以更好地欣赏、创作和对联,感受这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所带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