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通过描绘边塞秋夜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分散各处弟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战乱不断的无奈和忧虑。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冷清,戍楼上的更鼓声和孤雁的哀鸣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过白露节的夜晚和明亮的故乡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月是故乡明”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和眷恋。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弟弟们因战乱而离散、生死未卜的担忧和思念。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情感,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将战争、思乡、思念等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