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无数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爱迪生的好奇心
爱迪生从小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有一次,他看到母鸡在孵蛋,就好奇地问妈妈:“母鸡为什么卧在蛋?”妈妈告诉他这是在孵小鸡。爱迪生感到新奇极了,他想,母鸡卧在鸡蛋上就能孵出小鸡来,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人卧在上边行不行?他决定试一试。爱迪生从家里拿来几个鸡蛋,在邻居家找了个僻静的地方,他先搭好一个窝,在下边铺上柔软的茅草,再把鸡蛋摆好,然后就蹲坐在上边,他要亲眼看一看鸡蛋是怎样孵成小鸡的。天快黑下来了,还不见爱迪生回家,家里的人都非常着急,于是到处去找他。找来找去,才在邻居的后院找到了爱迪生。只见他坐在一个草窝上一动也不动,身上、头上沾有不少草叶。家里人见了,又生气又好笑,问他:“你在这儿干什么呢?我在这儿孵蛋啊!小鸡快要孵出来了。”
爱迪生的卖菜经历
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好几天,就叫爱迪生到菜市场上卖菜。爱迪生为了妈妈的健康而不上学了,去市场上卖菜。于是他想:“我带几本书去看,那不就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他到了菜市场上就是一边卖菜一边看书,他只集中精力地看书不管卖菜,反正别人付了钱就行也不管付了多少钱,菜也随便别人拿。
爱迪生的电灯实验
爱迪生制作电灯泡的过程中,为了找一根灯丝寻遍了很多地方才找到它。他是在火车上卖报得钱买制作的材料的。有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一不小心打倒了两瓶化学物品就着火了,被车长赶下来了,也把他的化学物品给扔了下来。于是,他就去找了一个小破屋做实验屋,他不休不眠的做了好几天,电灯实验终于成功了。
爱迪生的发明之路
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强度很低。不久被钨丝代替。
爱迪生的生活态度
爱迪生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他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爱迪生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发明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