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貌和诚信的诗句如下:
礼仪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诚信
来来往往讲诚信,熙熙攘攘靠诚信,从我做起立诚信,法制德制塑诚信。(现代)
人无诚信难自律,事无诚信乱秩序。国无诚信软法制,家无诚信失规矩。(现代)
口是心非假君子,见利忘义真小人。假冒伪劣寻常见,坑蒙拐骗几度闻。(现代)
商君立木变法推,季布一诺千金贵。言必信来行必果,一言九鼎人敬佩。(现代)
言成为诚人言信,诚为根本信为基。做人诚信扬正气。(现代)
民无信不立。(先秦)孔子
人之所助者,信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先秦)《孟子离娄上》
小信诚则大信立。(先秦)韩非子
人背信则名不达。(汉)刘向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汉)戴圣《礼记》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汉)刘安《准南子》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晋)杨泉
祸莫大于无信。(汉)刘向
韩婴汉朝诗论家: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南北朝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先秦左丘明: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欲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鲁侯乃献岑鼎。
墨翟,战国思想家: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屈原,战国诗人: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庄周,战国哲学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刘向,汉朝经学家:人背信则名不达。
韩婴,汉朝诗论家: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杨泉,汉朝经学家: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失信不立。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庄子·渔父》: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