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讽刺小说,通过细腻而犀利的笔触,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知识分子的种种命运。以下是一些摘抄及其赏析: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味道,老来方知行路难。 赏析:
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年轻时不知忧愁,一味追求功名,而到了老年才明白功名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赏析: 此句揭示了人们对功名富贵的盲目追求,最终只是浪费了时光。通过饮酒沉醉和花开花落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虚幻的感慨。要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人等。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知己不在于外在的交往,而在于内心的共鸣和精神的契合。体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真诚关系的重视。眼前一笑皆知己,不是区区陌路人。
赏析: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认为真正的朋友不在于表面的相识,而在于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鸣。有人求名问神异,有人保身自隐居。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少年不知愁味道,老人方知行路难。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对功名富贵的不同选择,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不理解忧愁、老年时才懂得人生艰难的感慨。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
赏析: 此句告诫人们不要轻视年轻人,因为他们终有一天会成功。体现了作者对年轻人潜力的认可和鼓励。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赏析: 这句话通过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分子重要性的认识,认为他们虽然可能不显山露水,但却承载着社会的重任。自古山水尚有相逢之日,岂可人不留个相与?
赏析: 此句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珍惜缘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暗示了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赏析:
此句揭示了人们对功名富贵的盲目追求和到手后的空虚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这些摘抄不仅展示了《儒林外史》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吴敬梓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细腻观察。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