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不著”的意思是 孔子的学说没有得到显扬或广泛传播。具体来说,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提到“杨、墨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这句话的背景是,当时没有圣王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和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导致世上的言论不属于杨朱一派便属于墨翟一派。孟子的观点是,如果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就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
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可以理解为孔子的学说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播,导致其思想没有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