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和理解的孟子名言包括: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仁则荣,不仁则辱。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尽信书,不如无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孟子的道德和政治思想,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社会和治理的独特见解。通过学习这些名言,三年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