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人生智慧的格言很多,以下是一些被广泛引用和解读的“人生十诫”: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第一》
解释: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检查是否有错误,有则改正,无则加强。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论语.里仁第四》
解释:不应担忧没有职位,而应担忧是否有能力胜任;不应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努力让自己值得被了解。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第三》
解释: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再提;对于已经完成的事情,不要再劝谏;对于过去的错误,不要再追究。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第十七》
解释:有道德修养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君子求诸人,小人求诸己。——《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解释:遇到问题时,先反省自己,从自身找原因,这是君子的行为;推卸责任,怪罪他人,这是小人的行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
解释:君子能在意见不合时保持和谐,而小人则强求一致,表面和心不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第十四》
解释:君子以言过其实为耻,行动要与言语相符。
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第十二》
解释:君子心态平和,安于本分,做事光明磊落,没有忧虑和恐惧。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解释:对于大众厌恶或喜欢的人都应仔细考察,以明辨是非。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解释:志向不同,意见不合,就不应共事。
这些格言涵盖了自我反省、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处世哲学等多个方面,为人生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