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王之涣高适等三人的典故?

59

王之涣、王昌龄和高适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三位著名边塞诗人,他们的诗名不分高下,生活经历和运气也颇为相似,仕途均不顺畅。以下是他们之间的一个著名典故:

旗亭画壁

背景

唐玄宗开元年间,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三位诗人闲居长安。某日,天空中飘着小雪,三人一同前往酒楼饮酒。当时酒楼里有梨园班子在演唱,演唱到高潮时,出来四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开始演唱当时著名诗人的诗歌。

经过

三人边喝酒边在旁边观看。高适提议:“我们三个在诗坛上也算有点名气,平时从来没有分出高低来。今天我们打个赌,看这四个姑娘唱谁的诗多,就算谁赢。”三人纷纷表示赞同。

第一个姑娘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在墙上划了一横记着。

第二个姑娘接着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高适也用手在壁上一画,说道:“这是我的绝句。”

第三个姑娘又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同样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王昌龄又得意地在壁上一画:“又是一首乐府”。

此时,王之涣感到有些尴尬,因为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他为自己找了个台阶,说:“这几个女子都是下里巴人,她们唱的都是不入流的歌曲,她们哪懂得阳春白雪的高雅之作呀?”

然而,王之涣的预感是对的。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时,她所唱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大为得意,揶揄两人说:“田舍奴,怎么样?我没瞎说吧!”三人大笑。

结果

通过这次“旗亭画壁”的故事,王之涣的诗《凉州词》得以广为传唱,进一步巩固了他在诗坛的地位。尽管王昌龄和高适的诗也被唱到,但王之涣的诗最终赢得了更多的认可。

建议

这个典故不仅展示了三位诗人的才华和风采,还反映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多样性。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边塞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