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骆驼祥子1

59

《骆驼祥子》1-4章精彩句子赏析

第一章

他们的拉车姿势,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车夫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贫穷的底层人民的苦闷与无奈。尽管他们曾经有过光荣,但现实生活的艰辛使他们不得不叹气,突显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赏析:

这段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祥子的外貌特征,将一个健壮、朴实、充满生机的祥子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祥子的活力和朝气。

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赏析:

用比喻的手法,将祥子比喻成一棵树,写出了年轻的祥子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饱满精神和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与下文祥子的堕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

赏析:

通过祥子的身段特征和动作细节描写,塑造了这个年轻活力的形象。祥子的身体素质优秀,使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体现了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

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赏析:

这句话突出了祥子对车的深厚感情,车是他付出所有努力和牺牲换来的,象征着他实现梦想的希望和骄傲。

第二章

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

赏析:

这段话描写了祥子拉车的情景,表现了他对车的爱护和对工作的热情。通过对比弓子的柔软和车箱的明亮,突显了祥子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完美的追求。

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祥子拉完车后的疲惫和满足,尽管他筋疲力尽,但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描写表现了祥子对工作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第四章

一道家火烧着,他没地儿站,只好看火。

赏析: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祥子在黑夜里的无家可归,无期待的迷茫状态,给读者展现了他孤独无助的一面。

远远的,战火的兆头;远远的战争打成一团喊杀,向他奔跑来了。

赏析:

这句话以修辞手法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给祥子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故和挑战,表现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他看了那副木筐,脸上露出求助的神情,忽然明察了,自己到底有多可怜。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祥子在生活的压迫下,从内心深处呈现出弱小、悲凉和无助的情感。也体现了祥子从被社会压迫者反观自己的贫困和无奈。

饿了两天,他的腰变得软绵绵,可是,嘴上一来一回总是个‘谢’字,一滴唾水也没有沾到。

赏析:

这句话揭示了祥子作为一个穷人,在生活的压力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奋斗,但仍然在谦卑和无奈中坚持着。

这些句子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展现了祥子这一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和心态,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