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读音为 wò xīn cháng dǎ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在苦难中也不忘寻找破解之法,默默隐忍,一朝待发。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勾践,他不做亡国奴的精神流传至今。
成语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2.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
含褒义
近义词:
含垢忍辱
奋发图强
坐薪悬胆
反义词:
乐不思蜀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阖闾击败后,为了报仇雪恨,他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越国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了吴国,勾践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复仇。
这个成语通过勾践的故事,激励人们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