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5读书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见义勇为司法解释?

59

关于见义勇为的司法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

该司法解释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共39条,分为一般规定、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和附则9个部分。

司法解释细化了正当防卫制度规则,明确规定:对于正当防卫是否超过必要的限度,人民法院应当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因素判断。

在鼓励见义勇为方面,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受害人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请求受益人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所受损失和已获赔偿的情况、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受益人承担的补偿数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政策强调,要依法鼓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等好人好事,坚决制止利用媒体恶意炒作、谎称见义勇为逃避民事责任的行为。

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第二批)中,提到因见义勇为下水救助他人而不幸溺亡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这些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为见义勇为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明确了见义勇为者在受到损害时的权益保护措施,同时也鼓励了社会成员积极实施见义勇为行为。